春风拂槛,海棠含羞,值此“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文学院于3月5日组织女教职工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非遗对话。在满族旗袍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贾淑娟的引领下,女教师们身着各式旗袍,漫步于唐满格格旗袍文化馆的百年历史长廊,共赴一场流动的东方美学盛宴。

活动伊始,满族旗袍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贾淑娟通过“沉浸式课堂”,系统梳理了从满族旗到现代旗袍的演变脉络。量体试穿环节,教师们轻抚着各式的旗袍,水墨纹样在缎面上流转生姿,东方女性的典雅气质与非遗技艺相映生辉。

在贾淑娟老师的指导下,教师们亲自体验了盘口胸针制作技艺。指尖翻飞间,一个个胸针在大家手中诞生,教师们不仅感受到了旗袍制作的精细与复杂,更深刻理解了每一件旗袍背后的匠人精神与文化价值。

压轴的“云裳对话”环节别具深意。当教师们身着改良旗袍感受东方美学——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到民国画报中的摩登女郎,直至当代职场精英的干练风姿。党委书记刘晓霞说道:“旗袍的三紧一松恰似新时代女性刚柔并济的品格,我们要在坚守文化根脉的同时,绽放属于这个时代的风采。”

本次活动以服饰为媒,让文学院女教师们度过了一个充满东方韵味与温馨氛围的三八国际妇女节。这场文化溯源恰似旗袍侧襟的“三弯九转”——既有历史纵深的文化探源,更蕴藏着当代女性的自我观照。当女教师们缀好最后一粒珍珠扣,那些流淌在指尖的,不仅是非遗传承的星火,更是新时代女性的文化自觉与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